home                         about us                     product                  advantage                       case                          NEWS                  Contact us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 深圳莲花小学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
来源: | 作者:华维教育 | 发布时间: 2021-07-01 | 1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在现代网络条件下,技术深度影响教育。尤其是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与学都能非常便利的突破时空局限,现代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联通主义一步步演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现实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学习空间各自的优势,以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学习实践活动,重塑社群关系,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已成为了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

摘要:在现代网络条件下,技术深度影响教育。尤其是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与学都能非常便利的突破时空局限,现代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联通主义一步步演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现实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学习空间各自的优势,以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学习实践活动,重塑社群关系,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已成为了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

  2020年,深圳莲花小学在智慧教育建设中,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状,选择引入华维教育5G智慧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目前已经在智慧课堂教学上实现了常态化应用。

  今天我们就跟随莲花小学毛健薇老师一起去了解智慧课堂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毛健薇,福田区莲花小学课程管理中心主任,高级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兼职督学、区兼职教研员、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十佳中层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班优秀学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教研管理。近年来 20 余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学校简介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是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六年制小学,地处深圳市城区的中心位置,建于1993年。莲花小学致力于打造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全方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塑造探究学习精神。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提到“混合式学习生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版)》有以下教学建议:“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认为,新课标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是基于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语言生活的影响,也是基于当代学习观念的转变。[1] 的确,人类社会已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转型。信息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更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能非常便捷地突破时空,通过与技术的融合,适时置身于特定网络空间的互动情景中,通过语音、文字、视频、图片的灵活使用表情达意参与各种社会生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最终也要能在真实的情景中高质量地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该积极面对人们语言运用情景的变化,基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需求,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现实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学习空间各自的优势,以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学习实践活动,重塑社群关系,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为学生具备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进行了以下具体实践探索:

1

利用智慧课堂开展智慧教学

促进学生个性化互助式学习

   很长时间以来,技术促进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PPT演示,辅以播放音、视频资源来实现资料的简单投放。大班教学使得传统教学呈现高度的统一性和同步性,学生个体表达机会有限,性格外向的好学生容易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引入华维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后,其丰富性、开放性、灵活性与时效性给学生的个性化互助式学习提供更多可能,课堂学习也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1. 老师利用平板网络空间自带的海量资源,精选设计学习活动,并通过发布学习资源包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或小组的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独 立学习,从而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老师能通过平板数据监控及时给与个性化支持,反馈指导。

2. 老师通过平板发布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组内围绕任务开展互助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将学习成果通过语音、表格、文字等方式适时提交分享给大家。各组经查看,对比本组的成果,及时进行组内二次研讨,吸取他组优点, 修正本组不足,然后再提交最终成果。这样的组内合作学习与组间交流,与过去各组只能逐一派代表上台发言分享,或提交纸质成果经老师集体展示再来集体讲评相比,省时高效不少。

3. 教师通过平板教学实现课上、课下分层(分组)推送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发布课堂测试。学生完成提交后,系统立刻会形成可统计数据。教师再根据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或者给完成效果好的学生发布更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 实现异步差异化教学。

4. 教师还可以利用平板就某一议题发起全班投票,通过数据统计,迅速了解学生真实意图,从而调整教学;利用平板的随机功能,营造紧张气氛,给学生提供公平展示的机会;利用平板的拍照功能,将巡课中发现的学生的典型学习活动、学习成果拍摄推送给同学,供大家借鉴或集体点评...... 

由此看来,华维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引入,让学习过程更为灵活。师生可通过再造学习流程,给学生提供系列化、多层次的学习活动,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说是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迈近了一步。

2

利用网络学习互动空间

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后,教师可利用网络学习互动空间设计发布语文实践活动,以此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学生在阅读鉴赏、展示评价、交流碰撞、合作探究、创造表达等活动中将积累有效的言语活动经验,最终形成必备的能力、品质与价值观,具体做法 是: 

1. 教师设计发布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和组织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语言实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比如本学期,我在五(5)班发起了开展了“班级(校园)新闻播报”的活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班级或校园当天发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每天由一位同学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发表一篇新闻稿。字数不限,一事一议,如实记录自己眼中的事件,表达独特真实的感受及对此事的思考。文末,署名:通讯员某某。大家约定,新闻在 20:30 分之前发出。接着,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新闻,在群里多角度地开展互动点评,可以就有新鲜感的词句、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发表点评,可以分享读了事件后的所思所想,可以就别人的点评追加看法,还可以提一些写作建议。小小的一则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积极地分享学习情境和体验中积累了言语实践经验,提升了表达鉴赏等能力,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都获得了成长。 

2. 搭建展示精品学习作品的平台,促进互相欣赏借鉴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多的学习成果不能在堂上现场展示,于是,课下的作品展示就成了一个可以容纳众多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比如,班级共读整本书《不老泉》后,我让学生将自己读后产生的最重要的阅读感受分享,以弥补课上发言时间不够的遗憾。读了四大名著以后,让学生选择书中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录制3分钟视频的形式发表,随后再发起投票,选出最佳推荐人予以表扬。过一段时间,就选择学生的书法、练习册、习作、日记、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绘本编写、表演活动、好书推荐等优秀学习成果在网络空间进行分享,形式可以是图片、 音频或视频,以表扬优秀,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品质与习惯。 

3. 在基本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互动空间发起创意征集、主题辩论、火眼纠错、主题演讲、朗诵吟诵等实践活动,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 际情况自由选择是否参与某项学习活动。每个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4.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教师利用网络空间,精选学习资源推送,让学生跳出书本的局限,拓宽学生的视野,将语文学习拓展到广阔的天地间,跨越时空,穿越古今。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给学生推送有关二月龙抬头的民间传说;清明节日、中秋节推送有关清明、中秋的诗句、佳作;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前》,给学生推送有关杜甫生平及安史之乱的资料;学习《红楼春趣》,给学生推荐 87 版《红楼梦》电视剧及“吉邵居红楼梦原著朗读与讲解”音频。

   需要注意的事,资源的选择不但要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润泽学生的心灵,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传承下去,而且应注重将时代的活水,生活的活水引导学生身边,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学贯古今,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文 化自信。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总之,在现代网络条件下,技术深度影响教育,带来学习的革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教与学都能非常便利的突破时空局限,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进一步凸显,现代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 义、联通主义一步步演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建构线上 线下一体的混合式学习生态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新的增长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教师只有应时代之变,努力提升技术素养,重建学习场域,重塑学习过程、再造学习流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为目标,利用网络环境,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景,整体设计多彩的学习活动任务群,建设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投入语文实践,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在更加多元、开放、包容、个性化、自主化的场域中学习,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电话:0755-26400437      

生产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技路9号桑达科技工业大厦511 

备案号:粤ICP备20057834号-1



电话:0755-26400437      

生产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技路9号桑达科技工业大厦511 

备案号:粤ICP备20057834号-1